首页

女王免费踩踏

时间:2025-05-24 18:10:50 作者:一批中德合作项目在南京签约 浏览量:92258

  央视网消息:记者4月17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获悉,截至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已发现超900颗新脉冲星,极大拓展了人类观察宇宙视野的极限。

  超强灵敏度精准锁定 极大丰富脉冲星数据库

  位于贵州平塘县的“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新发现的脉冲星,包括至少120多颗双星脉冲星、170余颗毫秒脉冲星、80颗暗弱的偶发脉冲星。

  FAST发现脉冲星数量是国际同期总数三倍以上

  从1967年人类发现第一颗脉冲星,到FAST在2017年10月发现首颗脉冲星的50年里,全世界共发现脉冲星3000多颗。“中国天眼”目前已发现的脉冲星数量,是国际上同时期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三倍以上。

  拓展人类对脉冲星辐射强度的观测范围

  “中国天眼”拓展了人类对脉冲星辐射强度的观测范围,其发现的新脉冲星中,大多数是世界其他望远镜难以发现的“暗弱脉冲星”。

  预计2024年脉冲星发现将有望突破1000颗

  “中国天眼”FAST总工程师姜鹏说,2024年是否能把脉冲星发现数量扩展到1000颗?是不是能找到一个脉冲星黑洞双星系统?这将会是颠覆人类认知的一项工作。

  近百颗“暗弱脉冲星”的发现 助力揭示未知

  据介绍,最新发现的近百颗暗弱的偶发脉冲星与正常脉冲星相比,辐射流量密度要低一个量级。对这些偶发脉冲星的研究对于理解银河系中恒星死亡后形成多少致密中子星残骸以及揭示未知的脉冲辐射物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天眼”进入“多出好成果”阶段

  近年来,“中国天眼”进入“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阶段,首次在射电波段观测到黑洞“脉搏”、发现迄今轨道周期最短脉冲星双星系统、探测并构建世界最大中性氢星系样本……“中国天眼”持续产出重量级发现,为探索宇宙奥秘作出更多中国贡献。目前,FAST年度观测时间稳定在5300小时左右,FAST性能的不断提升,为持续产出科研成果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央视网) 【编辑:苏亦瑜】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湖南茶陵:“稻菌”轮作助增收 菌棒移栽正当时

村党组织立即统筹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和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102万余元,流转土地500余亩,改扩建温室大棚20座,实施“温室大棚食用菌种植培育基地项目”,自主培育菌种。

暑期迎就诊高峰 首儿所服务“上新”

据国铁集团客运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铁路释放发达路网红利,旅客运输能力持续提升。今年以来,池州至黄山高铁、兰张高铁中川机场至武威东段等新线建成通车运营,现代化铁路网越织越密。建成投用铁路客运车站超3300座,其中高铁车站超1300座,铁路网已覆盖全国99%的2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网覆盖全国97%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

“血癌”,你了解吗?

蒋文杰和家人聚少离多。他在驻地的家距口岸一线有300余公里,在口岸一待,短则30天,长则3个月。2019年7月,蒋文杰已在边关工作了10年,怀着对家庭缺少照顾的愧疚,他想向组织申请,调往喀什。

超15亿元生物医药产业项目落地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域

据了解,铅蓄电池性价比高、稳定性好,但铅蓄电池也有能量密度低、体积大重量重等缺点,导致符合旧国标标准55kg重量限值的铅蓄电池车辆不能很好满足消费者对于续行里程和充电频次的需求。“新国标放宽了整车重量限制,体现出政策的安全性导向。”北京市民于涛说。

2024上海帆船公开赛黄浦江畔启幕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决定对该起事故查处实行挂牌督办,并派出督导组赴当地督促指导现场处置和事故调查工作,要求尽快查明事故原因,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深刻汲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落实安全风险防范责任措施,严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